一季度,市本级三个人力资源市场进入招聘求职旺季,进场招聘的企业和求职人员数量明显增多。为保障旺季期间招聘单位及广大求职者招聘求职需求,市职业介绍中心接连推出了春季大型系列人才招聘会及送岗位到社区等活动,截止3月26日,共举办5场大型招聘会和44场定期招聘会,参会单位2632家,提供岗位 76082个,进场求职32519人次。
从一季度市场的职业供求数据分析来看,主要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特征:
从进入市场的招聘单位情况来,有国有、集体、股份制、私营等各类企事业单位,其中民营企业、股份制企业、个体私营企业等中小企业需求人数占需求总人数的79.39%,显示出中小企业为招聘主体,扮演吸纳就业的主力军角色。许多中小企业规模小,发展快,急需各类人才,但从招聘情况看,企业普遍存在招工难现象,难以招到需要的人员,其中批发零售、餐饮、制造业及食品加工业企业用工缺口较大,招工难现象较为突出。
从招聘岗位来看,市场营销和经营管理类是市场招聘的重头戏,推销员、营销经理、市场经理等岗位需求人数都比较多,且较上季度有大幅度的增加,其招聘人数占总需求人数的32.99%。此类岗位用人招聘困难及岗位人才流动性大的现象也较为突出。分析其原因,一方面是目前营销类的岗位大多实行低底薪加提成的方式,工作要经常出差,条件也较为艰苦,收入不稳定,让员工压力大且缺乏归属感。另一方面,求职者自身的原因,部分求职者对自身定位不够准确,过分看重薪资待遇,缺乏吃苦耐劳和锻炼自己的精神,盲目追求高薪。
从岗位的市场供求情况看,本季度市场需求已饱和的岗位主要有:机动车驾驶员、财会人员、文员、电工,其中机动车驾驶员和初级财会人员的需求市场已极度饱和,文员和电工也供过于求。这些岗位由于门槛较低,是职场新人以及专业技能较弱者竞争的主要职位,因而竞争相对激烈。因此,准备应聘这些岗位的求职者,应及时转变就业方向,调整职业技能,向社会急需或需求量大的职业转变,早日实现就业。
岗位工资水平是企业招聘最具竞争力的因素,是求职人员择业关注的焦点。近两年来,我市岗位工资水平普遍上涨,其中技工、普工等岗位工资增长较快。但从市场近两个季度的岗位工资水平情况看,工资水平呈现增幅趋缓的态势。一季度,岗位工资在1000-2000元的所占比重为29.23%,2000-3000元的所占比重为57.90%, 3000-4000元的所占比重为11.21%,4000元以上的所占比重为1.64%,与上季度相比较,本季度岗位工资水平总体略有上涨。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成为一个就业中的焦点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部分毕业生就业困难主要是产生于个人就业意愿和技能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之间的不匹配,属于结构性和摩擦性失业。在这之中,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面对当前就业难的现状,一些高校毕业生求职时正逐步表现的更加理性。从进入市场的高校毕业生求职情况看,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在降低,愿意到基层和民营单位、私营单位的不断增多,他们较为看重应聘职位是否能够发挥自身专长,有没有良好的发展空间等,对工资薪酬也有较为理性的定位,多数毕业生的月薪要求在2000元左右。
春节过后,到市场求职的外来务工人员明显增多。据统计,本季度求职人员中,高中、职专、技校的求职者占37.02%,较上季度上升了6.63个百分点,显示出以中低文化程度的外来务工人员增多。在外来务工人员中,大多数为青壮年,择业主要集中在建筑、机械及食品加工等劳动密集型行业。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多就业需求大的情况,市职业介绍中心加大就业援助力度,组织多场大型招聘会,开展职业指导,积极联系武汉美的、苏州华硕和厦门辰鸿等多家大型用工企业,并向其组织输送务工人员,以促进外来务工人员实现就业。
总体而言,一季度市场处于周期性职业供求旺季,中小企业用人需求大和招工难突出,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外来务工人员就业问题叠加,就业形势仍不容乐观。随着世界经济的持续复苏和我国经济刺激政策效应的进一步显现,国内经济将稳步发展,工业生产和服务业会快速回升,预计下半年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用工需求会有所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