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丨李浏清
中国劳动保障报记者
嘉 宾丨郑秉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
嘉 宾丨杨燕绥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嘉宾小档案
郑秉文: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
杨燕绥: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兼任人社部、民政部等政府部门专家委员会委员。
在前几轮降低社保费率的基础上,2017年12月28日,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提出,继续延长一年阶段性降低社会保险费率政策。
作为促进就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延长降低社保费率政策的原因有哪些?这项政策的实施会产生哪些效应?听听专家怎么说!
降费率能产生多重积极效应
Q
主持人:继续延长一年阶段性降低社会保险费率政策出台的原因有哪些?
郑秉文:
实行阶段性降低社保费率政策的初衷是为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企业成本,增强企业活力, 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延长一年阶段性降低社保费率政策是必要的。主要基于以下三点考虑:一是经济下行压力大,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继续大力推进; 二是有助于稳定就业形势;三是党的十九大提出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以此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杨燕绥:
当下,劳动力市场供给下降、劳动力成本急剧上升,降低费率是降低企业人力成本和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突破口。
费率偏高会导致中小企业参保难,社会保险扩面难,逃费避费和断保的现象时有发生。在合理区间确定企业社保费率,才能要求甚至强制企业参保缴费,实现扩面征缴,解决一亿劳动人口未参保的问题,从而增加社会保险的收入,社保制度进入良性发展。
02
关注降费率对社会保险制度运行的影响
Q
主持人:降低社保费率是否会对基金正常运行产生压力?
郑秉文:
首先要明确的是,降低社保费率并不会影响职工待遇。但是,如果长期一再降低社保费率,部分险种基金收入增速放缓或同比下降,势必会对基金正常运行产生压力,影响基金的可持续性。
杨燕绥:
解决这个问题应从长计议,对养老保险基金和参保人分别建立精算平衡模型,以支定收。首先是夯实费基,如果做到这一点,以18%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率就可保证目前的养老金待遇水平。其次是规范缴费,依法明确政府、企业和个人的缴费责任。
03
实现收支平衡需要加强制度激励性
Q
主持人:如何实现降低企业成本与社保基金可持续运行之间的平衡?
郑秉文:
社保基金的财务可持续有赖于制度参数改革和结构改革双措并举。
? 所谓参数改革,就是指参数调整。一是延长缴费年限。二是适时研究出台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等政策,稀释抚养比。
? 所谓结构改革,主要是指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 “健全多缴多得激励机制,确保参保人权益”。要想很好地保护参保人的权益,多缴多得是个重要原则。只有改变缴费与权益关联模糊的现状,劳动者才会积极参保,主动按真实基数缴费,各种逃费避费的现象也会逐步消失。
杨燕绥:
欧美国家的经验表明,在基本养老金待遇有限的条件下,为了实现国民养老金的充足性,必须大力发展企业年金和个人养老金。
我国发展企业年金的窗口期很快就要结束, 不能贻误时机。发展个人养老金需要进行国民养老金教育,给足延期征税待遇,由个人选择产品,引导商业保险、公募基金、资产信托等金融机构借此机会展开竞争、提高信誉、改革创新、实现升级。
小贴士
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报
图表丨赵乃育
编辑丨徐德金
想了解更多就业创业民生资讯吗?
请关注我们!